景观工程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是什么?

这些知识看似很基础,又有点像物理,但是确实工程当中的基础的基础,其实很多也是生活中的常识,大家要去理解,很多同学并非科班出生,就算是科班出生的同学,也很少又能够理解的很好的。很多同学知道这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和常识,可是就是不知道如何去运用,不知道如何专业的去描述,这也就阻碍了同学们的学习,很多专业词汇看不懂,搞不明白,其实就是些很简单的东西。而工程材料属性其实就是我们在绘制的时候,对材料如何的判断依据。比如说施工道路的时候,为什么要使用这种材料,而不用其他的材料。

blob.png

亲水性与憎水性:

材料与水接触时,根据材料表面对水的吸附程度,有亲水与憎水两种不同的情况。亲水顾名思义就是亲近水分的意思,反之则为憎水,讨厌水的亲近。

大多数材料的表面对水的吸附力较大,水在材料表面呈摊开状,湿润角<90°,材料表面能被水湿润,材料中的开口微孔能将水吸入,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之为亲水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叫做亲水性材料。比如雨水把地面的砖打湿的这种情况,就是砖是亲水性材料的表征。

blob.png

相反,少数材料的表面对水的吸附力较小,由于水的内聚力作用,水在材料表面呈收拢成珠状,湿润角>90°,材料表面不易被润湿,材料中的微细孔隙不会将水吸入,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憎水性,具有这种性质的材料称之为憎水性材料。沥青,石蜡都属于憎水性材料。

blob.png

当然这个理论在我们实际应用当中并没有那么绝对。

同学们了解一下即可。

亲水性和憎水性会涉及到防水的问题,关于利用憎水性防水,通常都是我们防水涂料上的运用。亲水性与憎水性是材料表面对于水的吸附情况的体现。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大家可以记住一个词,叫做湿润,或者叫做打湿。容易打湿的就是亲水性材料,不容易打湿的叫做憎水性材料。

比如说青石板,花岗岩,在雨后雨前所呈现的视觉效果是不同的,这就是亲水性材料的特点,

blob.png

而玻璃材料,雨水打到玻璃上,水珠从玻璃上滑落,玻璃材料本身并没有因为雨水而湿润,因此玻璃属于憎水性材料。

blob.png

以此我们可以推断,平时见到的混凝土也是属于亲水性材料,那么做水池时选用的刚性水池做法,大部分就是用混凝土现浇,那么为什么混凝土的水池不会漏水呢?为什么呢?为什么呢?

blob.png

混凝土其实是一种混合材料,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混合的,凝固在一起的,像土一样的材料。

混凝土的主要材料为:水泥、粗骨料(集料)、细骨料(集料)、水、外加剂。由这几种材料拌合而形成具有可塑性的一种混合材料。

而混凝土在拌合的时候会将这物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合好,做水池的混凝土它是使用的抗渗混凝土,也就是说水池中用的混凝土能够蓄水,是因为混凝土的抗渗性,因此水池的混凝土结构拥有的叫做结构自防水。

它是满足水池蓄水功能的关键。

那么同样是水泥砂子石头,为什么有的混凝土抗渗,有的不抗渗呢?关键就在于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是混凝土配合比。水泥,砂砾,水的配比;

第二就是外加剂的作用。有的外加剂能有效的封堵混凝土内的空隙,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但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混凝土的配合比,因为混凝土自身的拌合结构和强度就足以很大的影响到我们混凝土的抗渗能力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