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的增长,养老地产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引言

目前,居家养老仍然是我国主流的养老方式,老年人的养老场所主要在自己家,活动范围也集中在家周围。如何更好地营造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使其推开家门走向户外时,依然能享受到社会的关爱,是本文编写的初衷。本文拟从住区环境、服务设施和交通系统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从客户维度探讨居住区的实用价值。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一、住区环境

老年人大部分时间会留在自己家中,那么家的周围就是最常接触的环境。活动受限的老年人最可行的社会联系就在这里,对于空巢老人而言,这里就是消除寂寞孤独的好去处;对于刚刚搬进来的老人,这里就是融入社区生活的起点。

1. 空间防护

老年人在防护方面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在阶段就应注意外围防护的有效分割,譬如通过高围墙防止越界穿行;小区主要出入口设置岗亭方便来访登记;在没有门卫把守的次要出入口可以凭钥匙或密码出入。在监控方面,为了实时监控小区内的治安状况,尤其是老年人常出现的住区休闲场所和次入口、停车场等重点部位安置摄像头并保证能随时通话,方便当老年人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及时实施救助。另外,老年人为了出行方便低楼层的住宅较多,居住建筑的一、二层也是重点的防护区域,时应尽量避免树木或容易攀爬的设施设备靠近围栏及住宅窗口、阳台等部位。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2. 休闲场地

老年人的生活相对规律,每天都有伸伸腰、踢踢腿做些简单运动来舒展身体的需求,小区的室外休闲场地是老年人最容易到达的活动场地,也是老年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户外场地。休闲场地设置的密度可以随服务居民的人数差别而定,高层住宅因为相对集中可以2-4栋组成一个点,容易到达,来往方便;位置最好居中,步行往返300米以内为宜。(如图2-2示例)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场地应当尽量平坦,让拄着拐杖的人或是做轮椅的人都能独立出行,并且可以满足小型体育锻炼的需要(如图2-3示例)。铺装地面要平整,防滑、不积水(如图2-4示例),晚上还应该有相应的照明保证。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3. 组团特征

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从方便老年人辨识的角度出发,组团之间的建筑及环境最好配置上有自己的特征,建筑立面及细节大片色彩可以体现整体感(如图2-4示例),标识系统也应多关注老年人的辨识。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二、服务设施

由于行动不便,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所需最好可以就近解决,这就使小区内的配套服务设施对于老年人很重要,是他们在家庭生活之外,获取物质和精神需求很主要的一个途径。社区内的服务设施通常包括门诊所、文化活动站、居委会、物业等管理用房、邮电所、储存所、超市、基层商业服务等等(如图3-1示例)。为了方便老年人进出,服务设施的室内外高差要尽量小,最好不超过450mm,并且无障碍坡道的布置要方便轮椅或是担架的进出;当配套服务建筑不是单层建筑并且没设置电梯时,设计中应注意将老年人使用的房间布置在首层和便于出入的位置。在室内,除卫生间、开水间的其他房间标高要尽量保持统一,避免老年人在行走中跌倒的风险;并且像柜台、提款机、公用电话等服务类的配套设施在设计时应关注老年人,方便轮椅的靠近。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三、交通系统

由于老年人外出多数采用步行或是乘坐非机动车,譬如助行器、轮椅、人力小三轮、残疾人专用车等等,为了给老年人的出行增加更多支持和保护,降低风险和难度,居住区在道路网设计时,有必要按照实际情况把步行、非机动车、机动车这三者的关系理顺,尽量让老年人能出行更远的距离。

1. 道路网

道路网设计需要关注在小区全境内,方便救护车、社区交通车行驶(如图4-1示例),并且在必要区域限制无关的机动车穿行;有条件的小区可尽量设置社区交通车与小区外的公交车站点形成无缝衔接,使老年人出家门后,就可以就近乘坐社区交通车送达至公交车站,以便到达更远的想去的地方。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2. 步行路

步行路是老年人日常出行使用频率最高的,所以步行路条件的优劣会影响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步道在设计时需要关注相互连通,彼此贯通才能发挥作用。此外、步行路能适合不同气候条件,还能满足老年人的多种出行方式也很关键,组团道路坡度最好设计在0.3%-1.0%以内;当道路坡度超过2.5%就不适合轮椅远行了,如果坡度超过4%在上行时就需要借助扶手,不利于老年人出行了。为了防止老年人跌倒的不利因素,在路面材质的选用上也需要更多注意,道路表面需尽量平整、无缝隙、更防滑,面砖间的施工误差高度要小于2mm,缝隙小于15mm,摩擦系数要保证在遇水的时候能保持在0.5-0.7之间。步行道沿途设施尽量避免有锋利棱角,隔离带如果有多刺不宜靠近步行道,路灯应顾及步行者的需要,避免步道在照射阴影区里。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3. 梯道台阶

梯道台阶在山地、丘陵地区或场地高差较大的居住区,有时候无法避开梯道台阶,为了同时关注老人出行,梯道的设置净宽宜在1200mm-1500mm之间,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兼顾设置轮椅坡道,坡度的上限是38%,梯段和坡道的扶手高度(从梯段前缘线到平台面)在850mm为宜,扶手在选材方面以平滑、容易抓握为佳(如图4-3示例)。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住宅如何做好适老化设计

四、结语

通过人性化的技术设计,满足老年群体对居住区的特殊需求,是体现对每个人生命周期的尊重。古代圣贤已留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箴言,用科学的力量推动和实践圣贤的理想。给老年人一个适合养老的家,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安全、更舒适,更有尊严,对于提升住宅区的宜居性至关重要。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赞赏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