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技术标准

根据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第二批《2017 年度河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豫建设标〔2017〕
48 号)要求,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编制小
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近年来河南省建筑与小区、、绿地与广场、城市的设
计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河南省城市系统的构建模式,构建完整、立体、生态的海绵城市系统,在广
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共分6 章和5 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规划;5.设计;6.
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营。

目次
1 总则…………………………………………………………………………………………………………………………………………………. 4
2 术语和符号………………………………………………………………………………………………………………………………………….. 5
2.1 术语…………………………………………………………………………………………………………………………………………….. 5
2.2 符号…………………………………………………………………………………………………………………………………………….. 6
3 基本规定……………………………………………………………………………………………………………………………………………… 8
4 规划……………………………………………………………………………………………………………………………………………….. 10
4.1 一般规定……………………………………………………………………………………………………………………………………… 10
4.2 目标分解……………………………………………………………………………………………………………………………………… 10
4.3 区域划分……………………………………………………………………………………………………………………………………… 13
5 设计……………………………………………………………………………………………………………………………………………….. 15
5.1 一般规定……………………………………………………………………………………………………………………………………… 15
5.2 建筑与小区………………………………………………………………………………………………………………………………….. 15
5.3 城市道路……………………………………………………………………………………………………………………………………… 17
5.4 绿地与广场………………………………………………………………………………………………………………………………….. 19
5.5 城市水系……………………………………………………………………………………………………………………………………… 21
5.6 设施与配置…………………………………………………………………………………………………………………………… 23
5.7 植物选择与配置…………………………………………………………………………………………………………………………… 26
6 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营………………………………………………………………………………………………………………………….. 28
6.1 工程建设……………………………………………………………………………………………………………………………………… 28
6.2 管理运营……………………………………………………………………………………………………………………………………… 28
附录A 当地年径流总量控制曲线…………………………………………………………………………………………………………… 29
附录B 河南省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分区图………………………………………………………………………………………………… 37
附录C 河南省水污染分布图………………………………………………………………………………………………………………….. 38
附录D 河南省地形地貌分布图………………………………………………………………………………………………………………. 39
附录E 河南省木本植物分区………………………………………………………………………………………………………………….. 40
本规定用词说明………………………………………………………………………………………………………………………………………. 42
引用标准名录………………………………………………………………………………………………………………………………………….. 43
条文说明……………………………………………………………………………………………………………………………………………. 45

1 总则
1.0.1 为推进河南省,实现水资源健康循环,促进水系统的自我调节,最大限度地维持水生
态平衡、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环境污染、保障水安全,满足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适应气候的变化,使海
绵城市建设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中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绿地与广场、城
市水系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营,不适用于雨水处理后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
的雨水利用工程。
1.0.3 河南省各地的总体规划、相关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以及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应
包含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规划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1.0.4 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河南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海绵城市sponge city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
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2.1.2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low impact development of rainwater system
是城市海绵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尽可能保持城市
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解由于不透水面积的增加而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提
高,减轻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2.1.3 城市雨水管渠系统urban storm sewer system
是城市海绵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指由雨水口、连接管、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泵站等构成的排
水系统,以达到及时汇集并排除暴雨所形成的地面径流,进而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安全的目的。
2.1.4 超标雨水排放系统over standard rainwater discharge system
是城市海绵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用来应对超过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设计标准的雨水径流。一般通过综合
选择自然水体、多功能调蓄水体、行泄通道、调蓄池、深层隧道等自然途径或人工设施构建。
2.1.5 单位面积控制容积control volume unit area
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时,单位汇水面积上所需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有效调蓄容积(不包括雨水调节容
积)。
2.1.6 流量径流系数discharge runoff coefficient
形成高峰流量的历时内产生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之比。
2.1.7 雨量径流系数volumetric runoff coefficient
设定时间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总量与总雨量之比。
2.1.8 土壤渗透系数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soil
表示透水路面(等)透水性能的指标,也是判定透水性能最直接有效的
指标。定义为在测定方法中,单位时间内水渗透出的量。
2.1.9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滞留、调蓄、净化、回用等方式,场地
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2.1.10 设计降雨量design rainfall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雨量
控制值。
2.1.11 屋面green roof
6
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覆土层和疏水
设施构建的绿化体系。
2.1.12 硬化地面impervious surface
通过人工行为使自然地面硬化形成的不透水或弱透水地面。
2.1.13 透水铺装地面pervious 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
2.1.14 透水路面结构pervious pavement structure
分为半透水路面结构和全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只能够渗透至面层或基层(或垫层)的道路结构体系为
半透水路面结构;路表水能够直接通过道路的面层和基层(或垫层)向下渗透至路基中的道路结构体系为全
透水路面结构。
2.1.15 透水沥青路面pervious asphalt pavement
由较大空隙率混合料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水进入路面(或路基)的一类沥青路面。
2.1.16 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由具有较大空隙的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结构层、容许路表水进入路面(或路基)的一类混凝土路面。
2.1.17 植草沟grass swale
可以转输雨水,在地表浅沟中种植植被,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留、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
2.1.18 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 measure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由植物层、蓄水层、土壤
层、过滤层(或排水层)构成。包括雨水花、雨水湿地等。
2.1.19 下沉式绿地depressed green
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下沉式绿地和广义
下沉式绿地,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 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
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积),且可用于
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
2.1.20 城市绿地urban green space
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用于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美化城市的一种城市用
地。城市绿地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五大类。

完整DBJ41T209-2019《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系统技术标准》.pdf请自行下载观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