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开发在设计阶段怎么降本增效?

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种,无论是大型城市综合体还是精致的住宅小区,规划设计都是项目成功的基石。

如何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做好成本控制,成为了每个项目开发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成本控制不仅关乎项目的经济效益,更直接影响到项目的品质、可持续性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规划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要点,旨在帮助项目开发者在源头把握成本,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通过揭秘规划设计中的“省钱术”,我们将一同探索如何在保证项目品质的前提下,巧妙地降低成本,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提纲

01 

02 

03 

01

支护成本控制

基坑支护应综合考虑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各种作用、边坡高度临近建(构)筑物、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工期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设计、精心施工。

边坡的方式,应优先采用自然放坡法。

当不具备自然放坡条件时,应对可选择的支护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和选型。

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等情况采取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及时支护的逆作法或部分逆作法施工,严禁无序大开挖,大爆破作业。

不应在边坡潜在塌滑区超量堆载,危及边坡稳定和安全。

边坡工程的临时性排水措施应满足地下水、暴雨和施工用水等的排放要求;有条件时宜结合边坡工程的永久性排水措施进行。

边坡工程开挖后应及时按设计实施支护结构或采取封闭措施,避免长期裸露,降低边坡稳定性。

地下室开挖支护形式成本:放坡<土钉墙<锚索支护<桩锚支护<桩锚+内支撑。支护应首选放坡形式,支护形式需要多方案比较

1711937794540854

1. 土地固有物产生的支护成本

对场地内及周边必须保留物、施工临时物的退让,使建筑物基坑开挖时具备自然放坡距离要求,避免产生支护费用。

场地内、周边必须保留物:保留树、已建成道路、已建成建筑、地下无法迁移的保留物、地上无法迁移的保留物

施工临物:临时电、临时水、料场等

案例:

1711937822678466

前期施工策划时,未考虑周全,地下车库缺少坡道考虑,施工临时电架设后,地库出图开挖,由于退距不足,原有的放坡方案要改为护坡桩支护增加成本约70万元

2. 规划分期中应考虑支护成本

若项目分期开发,那么在规划分期时,两期交接部分也要考虑留足场地,减少土方开发量,减少支护成本

101434fugt0g0m8cd555eu.png.thumb_
3. 其他设计因素对支护成本的影响

3.1 减小基坑开挖深度
在土方平衡的前提下,尽量提高室外地坪标高

① 降低地下室层高

② 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主楼地下室埋深 ③ 多层洋房条件允许时采用半地下室

3.2 地库平面尽量规则

减小围护长度,例如鱼骨式地库基坑围护总长度比方形地库增加较多

3.3 控制主楼地下室与地库底板高差

避免地库中间的主楼地下室需要采取基坑围护措施(土体侧压力可能使主楼桩基断裂)例如软土地区高差控制在1.2米以内

3.3 双层地下室

兼顾地库内的利用率及规划车位指标控制要求,可考虑负二层内退一跨的方案处理

3.4 埋深较深的地下室

如局部双层地下室,尽量离河道和市政道路远一些

3.5 示范区的范围划定与地库开挖

考虑示范区快速施工,进度要求,在前期划定示范区时与地库设计通盘考虑,合理规划施工围护界面

101434oqj6uugfjmlzinyk.png.thumb_
02

土方成本控制

土方成本控制的关键在于严格控制土方量、做到场地自平衡。

前期做好场地设计,力求少开完,控制挖、填方量。

1014353xhxgdzj9fxgfgkr
充分利用地域特性,优化土方设计与成本管理

在项目开发中,地域特性对土方设计和成本管理有着重要影响。一、二线城市由于严格的城市管理和环保要求,土方运输和倾倒成本日益增加。而在三、四线城市,尤其是丘陵和山区,对场地标高的控制更为灵活,这为地下空间的创新利用提供了机会。

对于丘陵和山区城市,我们可以巧妙利用地形,通过拔高基地内建筑的绝对标高,打造地面化的地下空间。例如,设计侧壁开敞的地下室,不仅减少了基坑开挖和设备投入,还因采光和通风的改善而更受市场欢迎。这种策略在除明确规定基地与周边道路高差的地区外,均可考虑实施。

在土方平衡方面,山地丘陵地区的项目开发需特别关注。土方成本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比重显著增加,且其影响会延续到基础、基坑维护、挡土墙、护坡等后续工程。因此,精细化的土方管理至关重要。

对于一、二线城市的项目,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土方运输和倾倒费用不断上升。在分期开发计划中,优化土方运输和存放方案成为降低成本的关键。通过合理安排不同场地的开发顺序,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土方运输和倾倒费用。

在设计阶段,采取一系列土方平衡措施也至关重要。例如,地下室顶板的景观堆土应通过局部抬高地下室的方式解决,避免直接在顶板上堆坡造景。同时,地下室顶板排水设计应作为标准内容加以考虑,通过预留排水孔和结构找坡排水等方式有效排除积水,降低后续排水构造措施的费用。

在政策允许的地区,抬高地下室标高至地下水线以上的做法值得优先考虑。这样做可以用回土填充地坪代替地下室大底板,既节约了成本,又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总的来说,通过充分理解和利用地域特性,我们可以在土方设计和成本管理中实现更大的优化和创新。

减少土方量的有效策略

在工程项目中,减少土方量对于成本控制和环境保护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实现这一目标:

策略一:浅基坑开挖
通过减小基坑的开挖深度,可以显著降低土方工程量。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地下室层数需求较少或地质条件允许的情况。

策略二:优化无地下室基础设计
对于多层建筑而言,若无需设置地下室,可以根据回填后的场地地坪来控制桩顶标高。这样做可以避免承台开挖过深,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土方量。

策略三:合理分期与施工组织
通过精心安排工程分期和施工顺序,可以避免“先填后挖”的浪费现象。合理的施工组织能够确保土方工程的高效利用,减少重复开挖和回填的工作量。

策略四:控制地库顶板覆土厚度
在满足设计要求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地库顶板的覆土厚度。通过优化景观设计植物配置,可以在减少土方量的同时保持美观和实用性。

101435bwxsqmttuericqze.png.thumb_
灵活适应地形,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建筑设计中,我们应灵活顺应地形的起伏变化,依山就势地布置建筑,这样不仅能有效降低地基处理的成本,还能显著提升居住环境的自然融合度和品质。同时,居住区内的道路设计也应顺应地势的起伏,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有效减少场地平整所需的土方量,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101436vvivyuckzc4hiesl
当市政道路高于场地标高时,可以巧妙利用这一高差,设计地下室空间作为地下商业街。这样不仅能有效节约挖方和填方的成本,还能为城市增添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空间。

1711937872585454

优化换土与回土策略,降低分期施工风险

在面对基础条件不佳、需要换土的情况时,建议通过设计地下空间来减少回土所需的成本。同时,在基地分期施工过程中,应谨慎规划管线布局,避免跨越河道、市政道路等复杂地形。

例如,若一期工程集中设置了消防水池、变电所、开闭所、消控中心等关键设施,而后期开发需利用这些设施时,若必须跨越河道、道路、桥梁等障碍,将会大幅增加成本支出,并带来不必要的开发风险。

因此,通过优化换土与回土策略,以及合理规划分期施工管线布局,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降低开发风险。

03

基础成本控制

为确保建筑安全与经济效益,我们需根据地勘报告对单体建筑和地下车库进行综合布局,规避前期基础处理费用高昂的区域。具体策略如下:

  1. 精准解读地质信息:审查地质勘察报告,并通过咨询专家确保合理取值,充分挖掘场地土的工程性能。例如,通过压板试验等手段直接测试承载力,减少经验推算带来的误差。
  2. 基础选型经济合理:在基础选型上,优先考虑施工简便且成本低廉的天然基础方案,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在必须使用桩基时,首选管桩,其次考虑钻孔桩、冲孔桩及人工挖孔桩。
  3. 区分塔楼与裙楼基础:由于塔楼与裙楼地下室的柱底内力差异显著,应避免简单统一的基础选型,为不同部分选择最合适的基础形式。
  4. 经济比选与设计优化:在初步设计阶段,要求设计院提供至少三种基础形式的经济型比对报告,以确保最优选择。
  5.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在前期基坑开挖时,应预先规划以避免对后期建设基础造成扰动。
  6. 抗浮设计策略:通过抬高场地标高、降低地下室层高或采用半地下室设计等方式,有效减少基础抗浮成本。
  7. 避开不利地质条件:主体建筑应尽量避免溶洞、深河塘、暗浜等不良地质区域。
  8. 利用地基承载力差异:当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时,应优先将高层建筑置于承载力较高的区域。
  9. 天然地基与复合地基优先:无论是主楼还是车库,首选天然地基方案;不满足要求时,优先考虑桩土复合地基方案,以避免纯桩基的高成本。
  10. 车库基础优化:若车库抗浮水位较低且地基承载力良好,应优先采用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的设计;否则,推荐使用无梁板基础,而非梁板式基础。
  11. 主楼基础设计:主楼基础应采用梁板式筏板基础,其板厚约为总层数的1/3,以优化钢筋用量;避免使用平板式筏板基础,因其板厚较大,约为总层数的1/2
  12. 利用基地既有条件:充分考虑并利用基地内的水系、池塘等自然条件;地质不利条件如沉陷区、流沙区等应明确标注在总平面图中,并作为方案设计的重要输入条件。
  13. 优化上部结构:在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对上部结构布置进行优化,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14. 荷载精确取值:楼面荷载、隔墙等效荷载、消防车荷载及覆土荷载等均应按实际情况精确取值,避免不必要的放大。
  15. 钢筋配置优化:实际配置钢筋时,除特定部位的钢筋可适量放大外(如KL、L及板的正弯矩钢筋可放大1.1~1.15倍),其余部分均不建议放大。
  16. 采用高强钢筋:受力钢筋统一采用HRB400级高强钢筋,以提升结构性能并控制成本。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No one can change another. But one can be the reason for another to change.
没人能改变另一个人,但是某个人能成为一个人改变的原因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